近日,蝴蝶效应公司(BUTTERFLY EFFECT),推出的AI产品Manus横空出世,成为科技创新领域的焦点。作为蝴蝶效应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我院2012级工程管理专业院友杨慧杰参与了公司多个项目的运营与推广工作,展现了华科大土木人“土承天下”和“求是创新”的风采。

杨慧杰(右一)和创业团队伙伴
2012年,杨慧杰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学习。在华科大,杨慧杰系统学习了土木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和管理基本方法,特别是工程管理的系统思维和项目管理方法为日后工作提供了坚实支撑,在校学习期间,杨慧杰还积极参与技术实践和创业活动,利用学院提供的良好平台,充分锤炼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未来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杨慧杰担任院学生会干部,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各项工作,展现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他加入了土木学院学生发起的“大手拉小手”公益团队,并担任队长。该团队致力于关注山区教育,汇聚社会力量,坚持可持续公益,足迹遍布贵州省黔西县、湖南省永顺县、湖北恩施等地区,为山区孩子带去知识和关爱。
2015年,杨慧杰加入了肖弘团队,参与了第一家公司夜莺科技的工作,该公司推出了多款面向企业微信生态的工具,如壹伴助手和微伴助手。随后,他参与创立了第二家公司蝴蝶效应,开发了Monica、Manus等AI产品。这些产品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功,服务了大量用户,并获得了腾讯、真格基金等知名机构的数亿元战略投资,彰显了强劲的硬核实力。
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培养理念,杨慧杰将技术理想转化为商业实践。工程管理专业赋予杨慧杰独特的系统性思维与资源整合能力,成为其AI事业的核心竞争力。他将工程项目中的流程优化、成本控制等理念融入AI产品运营,在Monica的用户增长与Manus场景化布局中,展现出对“技术-市场-资源”三位一体的精准把控,为蝴蝶效应公司在全球AI领域的进一步拓展提供强大动力。未来,他将继续在AI技术与商业应用的结合中创造更多突破性成果,以跨界创新持续推动技术普惠。
杨慧杰的职业发展轨迹体现了华中科技大学培养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彰显了“务实、担当、团结、奋进”的土木水利学院文化。华中科技大学严谨务实的学风和创新创业的氛围,为众多学子提供了成长的沃土。杨慧杰的经历也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投身科技创新,探索未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