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COLLEGE PROFILE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水资源与水信息科学系教工支部携手战“疫”故事

    时间:2020-06-03 浏览次数:

    通讯员:赵娜 编辑:黎育红 责任编辑:杨海斌

    图:校长李元元院士视察、慰问水电学院所在的值守网格点工作和教师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水电学院水资源支部共产党员们发挥了巨大作用,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带动一片,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高校教师党员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参加抗“疫”突击队和1对1帮扶人员占支部党员总数的75%。

    教职工支部是我院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之一,支部整体政治素质高,现有党员12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行政3人,博士后1人,其中正高专业技术职务2人,副高7人。学院党委负责人、分管科研副院长(兼纪委专员)、分管研究生培养院长助理、分管本科教学院长助理,以及党政办公室主任(兼院长助理)均下沉此支部过组织生活。

    支部党员中,6人参加抗“疫”突击队,积极参与学校、学院防控工作,9人参加1对1帮扶老同志工作。作为几次评为学校优秀教工支部的支书黎育红永远与党委心连心手拉手,家中有刚出生的婴儿需要照料,居住在校外,但是整个疫情期间,积极配合党委坚定做好联防联控工作,严格各项管理,严把管控措施,对于申报出入的人员,该加急办理的加急反映,该拒绝的拒绝,把握住了非必要不外出原则,坚决杜绝流动交叉感染风险。

    2月初,根据学校疫情防控需要,水电学院第一时间成立抗“疫”突击队,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和做到两个维护的精神引领下,一方面配合学校加强校园管控,另一方面解决在校师生实际生活困难,并不断逐步深入开展工作,支部配合党委吹响“战斗集结号”,根据工作需要,扩大突击队规模,分批次派出政治素质高、精干能干肯干教职工深入社区、学院积极开展防控工作。

    学院教职工住在校内的比较少,尤其是青年教师,几乎全部居住校外,频繁出入学校有交叉感染的风险,抗疫初期水电学院面临严重人手不足的挑战。然而,疫情来势汹汹,每天都有新任务。面对挑战,支部成员院党委书记心急如焚,他自己也在校外居住,家中有重病号,与教职工支部书记商议后,向学院教工发布“集结令”,组建党员、群众突击队,并身先士卒,将家人全部转移到校内周转房中,便于靠前指挥,兼顾照料家人。疫情伊始,他便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部署工作、制定文件、明确职责、参加网格点值守工作。

    在党组织的召唤下,学院教职工踊跃报名参加突击队。党委负责人没有照单全收,而是耐心地与报名的老师反复沟通,了解老师们家里的实际情况,对家里孩子还小、父母身体不好的老师,劝说留守家里,既代表组织上接受老师们为人民服务的迫切心情,又照顾到每位老师的家庭实际情况,爱惜保护好每位老师。

    鉴于老年人为高风险易感人群,杨书记积极推进离退休教职工一对一帮扶工作,领导学院党政工二级关工委“四位一体”联动开展离退休教职工帮扶工作,从小从细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关心老同志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解决实际问题。多次有效解决了退休教师的生活困难和就医难题,支部带动下,全系9人参加了帮扶工作。

    在院党委的引领下,学院圆满完成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在“战疫”中,院党委书记和各支部书记冲锋在前,勇于担当,调配资源,敢于负责,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学院师生的好评。

    水资源系教工支部党员、分管科研的副院长徐学军老师,也是学院纪委专员,作为双肩挑干部,疫情期间,一边积极准备在线教学和授课,一边积极响应院党委号召,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学院党员突击队的一员,徐老师在疫情期间主要承担《水利工程概论》《天文漫谈》《气象漫谈》《水动力学》四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任务繁重,压力巨大。但当党委发出“集结号”,组建抗“疫”突击队的号召时,他带头报名,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在疫情最吃劲儿时,不顾危险,紧紧跟随院党委书记挨门逐户登记调研。

    哪怕课程任务很重,他仍旧多次参加网格点值守,日常积极配合党委做好各项有关规定的宣讲和作风纪律要求,在教师群众积极发声,要求大家在危机时刻,不传谣,积极亮身份,勇担当,见行动,他对年轻干部说:“以战疫践行使命,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水资源系教工支部党员、学院办公室主任朱文杰,带着病痛坚持紧紧围绕“疫情防控”主线,以最踏实的作风向学院所辖范围不断延展工作。他总是思路在前,服务在先,无论是否自己值守,都手把手培训好网格值守工作人员,做好暖心防疫提醒。

    第一批紫菘教师公寓轮值,防护措施还不完备时,他率先上岗;

    第一批喻园值守、配餐,他徒步几公里与教工支书覃晖教授率先上岗;

    第一批网格管理运行,为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坚决不让学院书记在南二门接送,他再次徒步来校值守,率先上岗。

    直到有一次,院党委负责人与其联络梳理已故老同志住房内情况时,发现,朱老师最近哮喘经常发作,自己寻医问药也是极度困难,但是没有和组织讲什么,在当天网格值守配送物资后,因劳累哮喘再次发作,吃了药,还在继续安排新一轮值守配送物资工作和做好各项事务的提醒。

    水资源系教工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刘懿副教授在疫情期间,心系学院和网格值守的突击队员,身在外地,不时地关心着武汉和学校的情况,专门向院党委书记了解物资配备情况。面对口罩短缺,刘懿老师克服重重困难,主动联系当地口罩供应商,捐赠学院600只口罩。积极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为个人、为集体解决当务之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600只口罩温暖了水电学院的师生和值班师傅,以及外出就医的老师。此次的捐赠不仅是对抗疫工作上的物质支持,更是精神鼓舞!

    当学院呼吁群防群治、争取更大资源助力抗疫,关爱和帮扶师生员时,水电学院建立落实一对一帮扶离退休老同志联系制度,党员黄牧涛带头加强与老同志联系,上下动员,确保学院全覆盖。疫情管控期间,一对一帮扶老同志,针对无法使用微校园网络订购蔬菜和日用品、无法出行领取药品等困难积极帮助解决,支部党员、群众齐力帮助患病退休教职工转院治疗。学院退休教师冯老师和先生从未使用过支付宝、微信支付,黄牧涛老师及时出手,不辱使命,快速帮助其采购了生活物资,叮嘱网格工作形式,无接触取货方式方法。

    刘飞,系我单位门房保洁保卫师傅,也是一名党员,在疫情期间,主动请缨,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畏艰难、主动作为,在战“疫”之中开启志愿服务之路,以实际行动联合教职工构筑战“疫”中的温暖长城,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没有回家一次,一直在校值守,确保安全,多次服务于网格点值守工作,积极参与校园交通管控、外出人员劝阻查证、测量体温、配送餐饮、送药等相关工作,不畏艰难险阻,始终冲在最前方,着力配合学院党委和社区加强校园管控,最大力度减少校内人员流动和外出;配合学校解决校内师生生活难题,义务奔波,帮助校外师生邮寄电脑;帮助学院行动不方便的教职工领颂各类生活物质和快递,兢兢业业,不求回报,当其他教师有课,或从医院赶回晚到,晚到值守点,他总是不辞辛苦第一时间上岗顶替。该同志网格值守值守次数最多。网格值守之后,他又投入到复工复产的准备工作中,每日进行办公室、实验室消杀工作,细致而贴心,坚守岗位验码、核实身份、测量体温。“我愿意无微不至地关心师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并未因社会用工的身份而置身事外,自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原水资源系教工支部党员、水电学院工会主席,现校机关干部曾小凡副教授,当听说水电学院在校人员较少时,第一时间联系院党委书记说,“我曾是学院的一名教师,虽调动离开,但是仍是水电大家庭的一员,心一直在,请随时安排我上岗。”随后,多次参加学院负责网格点的防控工作,与院党委杨海斌书记、刘飞师傅上岗值守,除了分发中商网购物资,还为150户配发了校友捐赠的爱心菜。党学院起草好致谢信时,她说:“感谢学院的细致考虑,学院始终是我的起点和精神上的支柱,大家做志愿者都不留名,我实在汗颜自己的行动太少,愧不敢当。”

    在院党委和支部的号召下,支部党员孙怀卫,该系民主党派李承军老师、教务员吴麒老师、行政秘书陈慧珠老师也都克服自身困难,纷纷参加网格点值守、帮扶工作。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水资源教工支部的党员们用战斗在防控疫情前线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师生的无限忠诚。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这次艰难的“战疫”中,党员、群众团结一致,在学校和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图:院党委负责人领导突击队上岗开展网格点工作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西六楼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541954 

    领导邮箱:sche@hust.edu.cn
    © 2008-2020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