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培养

COLLEGE PROFILE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学生培养  >  正文
    【国奖专访】郑志善:锐意进取,发奋图强

    时间:2023-06-13 浏览次数:


    郑志善-锐意进取,发奋图强

    图片

    郑志善,土木工程专业硕士2020级研究生,师从魏小胜教授,研究方向为混凝土细观力学与钢筋锈蚀研究。自2016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以来,专业成绩始终位居前列。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以第一著作权人申请软件著作权4项,参与一项发明专利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曾担任本科土木第一党支部书记,土木2002班研究生班主任。曾获得小米特等奖学金,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特等奖,国家奖学金。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图片

    坚持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自大一入学以来,郑志善充分感受到了“学在华中大”的深刻含义,对学习感到吃力的他,成绩当时也平平无奇。然而发自内心的不甘迫使他付出大量的时间“泡”在图书馆里学习,最终经历三年寒彻骨,梅花散出幽香,郑志善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本校。他认为:“作为学生,学习是第一要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秉持着对待学业的认真态度和不甘人后的强烈自尊心,郑志善在研究生时期的专业成绩也是第一

    对自我要求到“严苛”的态度一如既往地延伸到了郑志善的平日生活与科研生涯当中。在平日里,郑志善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习惯,并且在每日抽出时间锻炼身体的基础上,平均有8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学习。而当郑志善遇到缺少思路的科研问题,他会大量阅读文献,尤其是最近五到十年的中外文献,仔细钻研其他优秀研究者的做法并灵活运用在自己的研究问题上。

    最后郑志善强调了在学习和科研中取得成功最需要的是个人的坚持和执著,而非天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基础能力,并在丰富自己的阅历的基础上,敢于尝试和实践,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进步和提高。


    事不凝滞,理贵变通

    图片

    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虽然郑志善十分严于律己,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死板、不知变通的人。郑志善不会强加给自己必须要完成的目标,他会给自己预定一个可能的研究方向,顺着这个方向来尝试解决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并且朝着能够解决问题的小方向开展更深的研究。谈起对学科的看法,他认为:“土木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未来将会有很多新的技术和工具引领其发展趋势”,因此郑志善积极投身于土木工程与计算机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并得到许多成果。郑志善建议同学们要专注于“小而精”的问题进行研究,而不是沉湎于泛泛而谈、流于表面的“假大空”问题。除此之外,在碰到棘手的问题时,他也会去健身房运动来放松大脑,“大汗淋漓之后的思维往往会更加活跃”郑志善如是说道。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图片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郑志善十分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他认为数学、物理、化学、以及编程能力是土木专业所需要具备的基础。郑志善表示:“微分积分概率等知识在很多地方都用得到;土木需要专精力学;做水泥混凝土材料、沥青材料、碱激发材料、钢筋腐蚀等,都用得到化学;编程需要了解整体思路,相应的算法原理,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为自己更深的研究服务。”此外,他还认为对于AnsysAbaqusComsol等商业软件,不仅需要学会使用,更要知道其背后的计算原理、算法以及计算过程,打好这些基础才能应对自己的计算需求。

    对于就业与读博的选择上,郑志善认为要因人而异。对于就业工作的同学,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相应的单位;对于攻读博士的同学,要提前选择与自己相契合的导师。最后郑志善还强调了在科研中导师的重要性,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导师全身投入的指导和帮助。

    学长寄语

    在学习和工作中不能忽略与家人的陪伴,这才是“大智慧,大胜利”。


    来源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研究生会

    文案 | 尹邦扬

    编辑 | 彭旺

    审核 | 张誉千 姚磊 李昕懿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西六楼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541954 

    领导邮箱:sche@hust.edu.cn
    © 2008-2020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