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长鑫 林彬婧 温磊 吴优 张宇深
距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成已过去近一个月,大批患者病愈出院。骄人的抗疫战绩背后,是华中大人燃膏继晷,与死神赛跑。不仅有前线的医护工作者,还有一群一线的建设者,他们的抗疫故事闪耀着光辉,凝聚成一股坚实的华中大力量。
“每个人都在尽着自己全部的力气”
江城的二月,对校友梅文俊而言,本该踏着瑞雪,盼着早樱,待到花开时带着女儿与家人一齐漫步在樱花小道上,幸福地享受着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可是,病毒的到来,改变了这样的二月。
疫情的爆发,让武汉这座城猝不及防。面对感染人数增多,面对顽固易传染的病毒,武汉决定仿照小汤山医院建造可供定点收治患者的医院——雷神山、火神山医院。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程。当梅文俊得知公司承接雷神山医院建设消息后,第一时间到项目报道,毅然冲在了抗“疫”一线。
梅文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担任的是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雷神山总包部晚班带班领导的位置,负责生产计划、劳动力安排,生产资源筹备及设备调配。工程建设过程很危险,每天都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但他却说,想到还有那么多医务人员及建筑工友门都投身在一线,自己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呢?工程建设过程很辛苦,许多工作条件都不够完善,吃、住在工地上成了常事。为了自己主要负责的所承接区域的夜班现场土建施工的正常进行,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也成了家常便饭。“为了项目能如期完成,尽早收治病人,每个人都在尽着自己全部的力气,没有人会去计较自己多做了什么,别人少做了什么。”梅文俊说。
新春佳节参与建设,多日离家,遗憾是必然的,梅文俊心中觉得最大的亏欠,便是没能好好陪女儿,没能好好的陪陪家人。行业的特殊性注定梅文俊与家人的聚少离多,2018年时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遭遇恐袭后,他艰难地决定与当时怀有身孕的妻子分开,立下一纸军令状后毅然奔赴卡拉奇总领事馆项目任项目经理。没能好好陪着妻子女儿成了他最大的遗憾。待项目结束,疫情平息后,梅文俊最大的心愿便是要好好陪陪家人,弥补先前的亏欠。
“不去参与,遗憾终身”
选择封城,是一座城市选择的担当;直面疫区,与死神赛跑,是一个平凡人选择的担当。200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的周求灵,在知道了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消息后,义无反顾决定前往武汉,为它的建成出一份力。知道他决定的家人,理解一个共产党人的担当,在家中默默地给他支持。
依照小汤山模式建造的雷神山医院,和周求灵以前经历过的工作现场大不相同。在现场,他参与了雷神山医院病房区屋面施工和工人隔离费用的发放统计,这些工作让周求灵充分发挥了先前作为招采部部门经理的优势。
疫情中的施工现场显得紧张又忙碌,所有人都知道,早一点完工,疫情就能早一点结束,或许就能多挽救一些生命。所有人都忘我地投入了工作,周求灵心理上的紧张感,也在这种氛围中渐渐消弭。施工建造现场,中央大灯未曾熄灭,工人们也是二十四小时轮班倒。时间紧,任务重,疫情期间工人们的组织更加困难,加上一部分工人并不熟练,施工中还是出现了意外。周求灵回忆到:有一天凌晨两点多,还剩下近200平方的屋面施工作业未完成,很多工人在连续工作20个小时的情况下,已经扛不住去休息了。为了保证这个节点任务顺利完成,他和队伍负责人交流过后,管理人员齐上阵,动手帮队伍从地面把材料传递到离地8米高的屋面上,在三个小时内完成了节点任务,保证了接下来工作的顺利实施。
在雷神山的建造任务顺利完成后,周求灵接受了十四天的隔离,在隔离期间,他依然驻守工作岗位,督导项目进行复工准备。他说:“这样的任务,也许这辈子就一次,不去参与,遗憾终身。”
“我们的使命完成了,她们的战役才刚刚开始”
家在武汉的陶嘉杰没有预料到,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让这座自己爱得深沉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起初,他也只能坐在家中刷新闻,看着确诊和疑似病例数不断攀升,谣言仍然猖狂,歧视依旧嚣张。但是,当他看到在三局工作的同学在火神山医院通宵达旦地建设;看到学医的同学放弃春节假期在疾控中心加班;看到作为辅警的表哥,奔波于各个路口测量车主的体温;看到新闻里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她们有的也不过是20岁出头的孩子。陶嘉杰感到,这次疫情事件,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所以,当他看到公司组队援建雷神山医院的通知时,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陶嘉杰原本的岗位是技术员,但是现场情况并不需要出方案,因此,他的主要工作是防疫卫生和现场物资保障。除了往返雷神山和越秀逸境项目(中建二局雷神山项目指挥部)、给现场人员托运医疗耗材、给所有工人及管理人员测量体温、协助公司宣传组摄影,陶嘉杰还负责管理现场的仓库、记录进出的工具和材料、跟进现场进度、了解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及时联系后勤保障组采购补缺。
疫情之下,时间就是生命,设计者和建造者都在和死神赛跑。现场的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都很高,每天3万步对现场每个人来说都是基本操作。工程后期,很多管理人员每天睡眠时间不到两个小时,困了就去车上休息一会。因为工期没有退路,在高压状态下他们睡不着,只想着快点把活干好干完,再去好好休息。有一天凌晨4点,陶嘉杰正躺在车上休息,现场的生产经理丁礼幸把他叫醒,一起开车去军运村足球场拉材料。那时,他在车上躺了两小时,起来之后脚掌疼得几乎走不了路,而丁哥一宿没睡,还精神抖擞、行走如风……其实都是在强撑。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雷神山如期交付。接力棒传到了医护人员手中,陶嘉杰说“在和医护人员交接的那天,所有人都拍照留恋。我们施工的片区,有很多从辽宁本溪过来的医护人员,我知道我们的使命完成了,而她们的战役才刚刚开始,她们的战役会历时更长,并且更加危险,希望她们加油,希望她们所有人都能安然无恙。我的心愿就是这次疫情快点结束,一起在雷神山战斗过的同事们平安度过隔离期,疫情之后,大家再一起摘下口罩好好喝一杯。”
三位校友的故事平凡却伟大,这也是无数奋斗在抗疫一线华中大人的缩影。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先国后己”。正如校友梅文俊所说:“让你们的未来‘被’华中大记住”。华中大人会秉承这份信念,永远奋斗在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
相关链接:
周求灵,2000级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2004年毕业后就职于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坚持“在其位谋其职”,工作期间先后拿到了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建造师、IPMP国际项目经理C级认证、高级工程师等。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率先垂范,积极参加雷神山医院C区病房建设。
梅文俊,2004级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就职于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从业十余年来,一直奋战在现场施工一线,参与多项政府民生项目建设。曾赴巴基斯坦参与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安防及馆舍项目建设,并担任第一责任人。疫情发生后,主动请缨,逆行参与雷神山医院项目建设。
陶嘉杰,2012级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2016年从华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毕业后从事室内装饰深化设计工作,2019年起就职于中建二局华东公司,担任项目技术员的工作。在公司组队援建雷神山医院项目时主动报名,并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疫卫生和物资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