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COLLEGE PROFILE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我院道桥系开展第七、八期学术沙龙

时间:2022-03-24 浏览次数: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道桥系)硕博士(后)学术沙龙系列讲座第七期和第八期学术沙龙分别于2021年1228日晚和20223月23日晚在西六楼五楼报告厅成功举行,报告主讲人分别是博士生许培欣和硕士生吉瀚文,主持人分别是阮滨老师和游凌云老师。

1.功能路面&桥面融冰雪

中国大约有3/4的国土属于冬季积雪地区,路面结冰称为交通事故频发的首要因素,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给人民财产及生命安全造成重大隐患。冬季雨雪或空气潮湿时,较低的气温会使水分在路表及一定构造深度内迅速结冰,再经过车辆碾压逐渐密实,形成强度很大的冰层。由于路面具有一定的构造深度及较高的表面能,冰层与路表黏结紧密,难以通过机械或者人工清除。虽然撒布融雪剂可以缓解路面积冰现象,但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对路面产生严重侵蚀。因此,寻找一种既有效又环保的路面除冰雪方法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在第七期学术沙龙中,许培欣博士围绕在硕士期间所做的科研工作,为大家简述了多种现有的路面除冰雪方法,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评价,重点关注混凝土道面内置发热电管/电缆融冰雪技术,分析这种特殊的路面结构在内部循环温度应力作用下的损伤劣化行为及其结构优化设计;为了进一步提高路面除冰雪效率,基于两种工业废弃材料设计了一种具有能量定向转化能力的感应加热沥青路面复合结构,与传统除冰雪方法相比,感应加热除冰效率能够提高10倍左右,综合经济与效益评估表面复合结构在提升除冰效率的同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环保效益。

   

1.许培欣博士对其研究内容进行讲解

 

2.主持人与台下观众互动


2. 地震动入射波高效时域数值分离方法

地震动在近地表传播并引起的复杂场地反应一直是地震工程学的重要课题。随着地震观测台阵钻孔仪器数量的增加,利用观测数据可以从频域的角度清晰地获得地表与基岩之间的地震动谱比。研究表明,地震动在近地表的传播过程既包含从基岩传至地表的入射波,又包含经地表反射到基岩的下行波。目前学者在分析地震引起的场地反应时多将基岩观测得到地震动信号直接作为入射波,而忽略下行波可能会导致地表与基岩谱比产生虚假共振波峰现象,因此,建立入射-下行波分离方法是必要的。

 硕士生吉瀚文在报告中简述了现有几种地震动入射波分离方法,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评价,重点探讨了新提出的高效时域地震动入射波数值分离方法,该方法基于建立的场地反应一维有限元模型。将基岩加速度记录直接用作模型的地震输入条件,即刚性约束条件。提出了有限元模型底部节点反力与基岩等效节点力的对应关系,并将其应用于时域入射波分离。与传统的一维频域等效线性化反演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分析弱地震的线性场地反应,而且可以从时域角度分离入射波,也可与土的非线性动力本构关系结合用于强震分析。最终所提方法应用于美国Garner Valley Downhole Array台阵进行验证。

        

3.硕士生吉瀚文讲解现有几种地震动入射波分离方法

 

4.主持人与主讲人合影留念

  道桥系学术沙龙已成功举办八期。这八期学术沙龙涉及的学术领域有道路、桥梁和岩土工程,让道桥系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在沙龙中不仅收获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而且为接下来的科学研究积累素材。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西六楼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541954 

领导邮箱:sche@hust.edu.cn
© 2008-2020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